欢迎访问江西新闻网网站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汽车商情 民生新闻
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
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
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
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
教育培训 男性健康
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
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
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
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
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
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黑龙江 >

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(4)

时间: 2022-01-15 09:23 作者:浙江新闻 来源:网络整理 点击:

建设美丽乡村。推行“耕在田、居在镇,基础设施城镇化、生活服务社区化、生活方式市民化”的新型农村牧区城镇化模式,以住房建设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、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,每年建设300个村庄,打造一批田园美、村庄美、生活美的美丽乡村。加强清洁能源在新型农牧区社区的使用推广,在条件具备的社区适度发展旅游服务、农畜产品加工、特色手工业、餐饮等产业,引导农(牧)民向城镇、中心村集中。

三、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

着力推进城乡规划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一体化,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,形成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、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。

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。加强城镇规划与周边乡村规划在产业布局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、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衔接协调。科学编制村镇布局规划,按照发展中心村、保护特色村、整治空心村的要求,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牧区居民聚居点建设,充分考虑农牧民生产合理半径、生活习俗及交通条件的改善,在农牧民自愿的基础上,推动村庄和定居点布局从零星分散向适度集聚转变。

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范围,提高公共财政投向“三农”的比重;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,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享;加快城镇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,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,实现城乡社保对接和合理流转,提升农村牧区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。

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,使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、同工同酬;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,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和农牧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;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下乡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、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;创新“三农”金融服务,发挥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,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。


常年在省外务工的约30万农牧业转移人口、已进城常住的约80万农牧业转移人口、未来7年将要进城的约40万农牧业转移人口、在城中村、城郊村、建制镇居住的约30万实际“农牧民”。
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

国际新闻

更多>>

民生新闻

更多>>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关于我们 | 机构介绍 | 报社动态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 查询系统
Copyright©2014 http://www.gdjhty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江西新闻网 企业信息
信息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有疑问联系编辑!QQ:4072639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