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是福建发展的总纲领总遵循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、干部,要全面把握、融会贯通、深入落实,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,不断开创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新局面。
全面加快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靠实干靠拼搏赢得美好未来
今后五年,机遇与挑战并存:
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,必将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而迎来新的机遇;福建衔接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,面向祖国宝岛台湾,背靠中西部广阔腹地,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,区位发展优势独特,同时具有生态、开放、文化等优势,必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,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,福建作为开放型经济省份,将面临更多风险挑战;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福建将面临土地、环境、碳排放、能耗等更多约束,产业结构亟需优化、竞争力亟待提高;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,群众美好生活向往更加丰富多样,增加居民收入、促进共同富裕等任务更加艰巨。
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:
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,围绕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紧扣“四个更大”重要要求,发挥福建优势,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突出强化科技创新、优化产业结构、增加居民收入,突出深化具有福建特点的改革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,突出加快乡村振兴、老区苏区发展,突出加强数字福建、海上福建和生态省建设,突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,全面加快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。
我们要贯彻党中央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,持续推动新福建建设再上新台阶,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,福建基本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。
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是实现“六个新”,即: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,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,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,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新进步,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,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!
主要量化目标,6万亿元!
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,比2020年增长50%以上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元;基本建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、重要通道;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……
实现上述目标任务,我们有基础、有信心、有能力,也必须付出持续而艰苦的努力。全省上下要永不懈怠、勇往直前,只争朝夕、埋头苦干,集中精力办好福建的事,靠实干、靠拼搏赢得美好未来。
★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
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,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,实现一产稳、二产进、三产优,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。
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,力争规模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60家以上,让更多“福建制造”“福建服务”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以人才引领创新型省份建设,五年实现研发经费翻番。
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、海洋经济、绿色经济、文旅经济,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万亿元,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%以上,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。
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,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大胆创新、放心创业、放手创造,在全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。
加快高质量发展,推进区域协调发展,各地要这样干——
福州要坚持“3820”战略工程的思想精髓,做大做优做强省会,加快福州新区建设,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,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。
厦门要弘扬特区精神,当好改革开放先锋,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发挥辐射带动作用,进一步建设好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。
漳州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,提升食品加工等产业,推进古雷石化基地建设,建设富美新漳州。
泉州要弘扬“晋江经验”,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,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,建设21世纪“海丝名城”。
三明要深化林改、医改和教改,大力发展旅游康养等特色产业,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。
莆田要秉承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,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,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。
南平要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做大做强茶、文旅和康养等产业,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。
龙岩要弘扬古田会议精神,厚植绿色生态和客家文化,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。
宁德要加快三都澳开发建设,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,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
平潭要围绕“一岛两窗三区”战略,大力推进综合改革,打造台湾同胞“第二生活圈”。
★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,拓展福建发展新空间
充分发挥地理和政策叠加优势,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紧密联接起来,推动更多优质要素在福建集聚,让更多产品与服务从福建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坚持扩大内需战略,加强与长江经济带、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对接,提高福建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。
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快建设开放强省。
强化通道枢纽功能,壮大以福州港、厦门港两个主枢纽港为核心的东南沿海港口群,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,实现在福建就可以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
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推出一批具有福建特点、全国影响力的改革举措。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,打造能办事、快办事、办成事的“便利福建”。
★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,打造美丽福建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把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,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,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,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。
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,推出更多“福”字号产品,形成更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、十亿强镇、亿元强村。
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,健全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对38个经济欠发达县的帮扶机制。
持续深化生态省建设,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。
★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,促进共同富裕
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,积极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,让人民生活更殷实、更安康、更舒适、更幸福。
持续扩大就业,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以上。
着力提高收入,力争到203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,加快“扩中”、全面“提低”。
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加快健康福建建设,全方位构建幸福养老体系,多途径解决新市民、低收入困难群众等群体住房问题。
加快精神文明和文化强省建设,巩固壮大主流舆论,提升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水平,让更多福建文化走出去。
★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,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