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:着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、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产业、积极发展商贸消费产业、加快发展文化会展产业、做强做优旅游休闲产业,加快法律、 中介、 咨询、 检测及认证等专业服务业集聚,培育高端医疗健康产业。
●推动前海联合交易中心 建成服务境内外客户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。
●加快推进广州港口型国 家物流枢纽建设。
●探索与澳门联合构建 “ 一程多站、 综合运营、 联 动拓展” 旅游产业链,开发休闲度假、 医疗保健、 文化体验、 邮轮游艇、 海滨游乐等旅游业态,构建不同主题、 特色、 档次的 多元旅游产品体系, 打造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度假区。
2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: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新突破、培育发展现代海洋产业。
3、开辟产业内外联动协作新格局: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动机制、推动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合作对接、加强同 “ 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和地区务 实 合 作。
●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 制度、 产业和平台对接,支持区内企业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 开放政策,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加工贸易、 转口贸易、 离岸贸 易, 共同拓展 “一带一路” 商贸网络。
营造市场化、 法治化、 国际化营商环境
1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:推进政府职能转变、创新投资管理制度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、优化法治环境建设。
2、实施自由便利的人才流动政策:实施便利的人才出入境政策、支持外籍人才就业创业、深化与港澳在人才领域的合作。
● 争取开展技术移民试点, 探索建立涵盖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、 外籍技术人才积分、 外籍创业人才积分等 多种渠道的技术移民体系。
3、强化风险防控和监管:强化重点领域监管、完善信用管理体系。
“十三五” 时期的建设成效
2020 年广东自贸试验区 新入驻港澳资企业 2944 家实际利用港澳资 72.46 亿美元。
南沙粤 港深度合作园和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,前海向港资 企业出让土地占已出让土地近 50% 。
重点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 业基地,累计孵化港澳项目 765 个、 吸纳港澳青年就业 1125 人。
2020 年首次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, 大力引进海外人才。
香港科技大学 ( 广州) 项目落地南沙,澳 门大学、 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横琴。
2020 年 广东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 79.36 亿美元、 超过全省 1 / 3,外贸进出口 3412.8 亿元、 占全省 4.8%, 税收 1119.42 亿元,新引进 34 个世界 500 强项目。
南沙:
积极推动汽车、 半导体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, 集聚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 人工智能、 生物医药、 新能源、 新材料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, 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 475 家,集聚 200 多家 人工智能企业。
金融和类金融机构稳步增加,落户金融和类金融 企业 6587 家。
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持续提升,2020 年累计开通 114 条国际班轮航线,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 1721.68 万标箱。
商 品车吞吐量达到 116 万辆,位列全国第二大平行汽车进口口岸。
全国最大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,邮轮出入境旅客量居全国第 三。
前海蛇口:
前海蛇口片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类金融机构集聚地, 2020 年底,累计注册金融企业 44060 家, 占全区企业总数的 29.14% ,金融业注册企业增加值占比达 56.27% 。
稳步推进国际高端航运 服务中心建设,全面提升国际中转、 高端航运服务及国际供应链 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,建成华南地区唯一集 “海、 陆、 空、 铁” 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。
注册科技型企业 23644 家,占全 区企业总数的 15.63% ,金融、 现代物流、 信息服务、 科技服务 和其他专业服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的 85.69% 。
横琴:
推动科技创新、 特色金融、 医疗健康、 跨境商贸、 文旅会 展、 专业服务等六大产业集聚发展。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