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2日,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中国(广东)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规划)。
规划提出,到2025年, 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与高水平开放、 高质量发 展相匹配的 “ 关、 汇、 税、 融” 制度体系, 实现货物、 资金、 人员等资源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动, 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 在 岸离岸两种业务、 投资贸易金融物流等集聚融合的对外开放新高 地。
南沙片区、前海蛇口片区、横琴片区的片区功能定位一同公布。
中国(广东)自由贸易试验区从营造市场化、 法治化、 国际化营商环境,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航运枢纽,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示范窗口,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,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发展,高标准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,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7方面进行规划。
总共有41个项目列入广东自贸试验区重点投资项目清单,包括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、南沙国际金融岛、前海深港广场、穗莞深城际2期、横琴科学城等。
规划表示,完善广东自贸 试验区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。
打造珠澳 高铁枢纽,推动与澳门轻轨便捷换乘,探索 “ 一票式” 联程和 “一卡通” 服务, 支持澳门融入国家高铁网络。
稳 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,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,支 持区内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境融资、 跨境担保、 跨境资产转让等业 务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。
战略定位
引领体制机制创 新 的 先 行 区、世界级的贸易链接平台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区。
发展目标
到 2025 年, 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与高水平开放、 高质量发 展相匹配的 “ 关、 汇、 税、 融” 制度体系, 实现货物、 资金、 人员等资源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动, 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 在 岸离岸两种业务、 投资贸易金融物流等集聚融合的对外开放新高 地, 形成投资、 贸易、 资金、 运输、 人员从业自由, 信息快捷联 通的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区, 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国际 贸易中心、 大湾区高品质消费新中心、 国际航运枢纽和我国金融 开放创新试验示范窗口,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。
展望 2035 年, 广东自贸试验区全面形成要素自由便利流动、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效统筹、 规则制度机制与国际高标准有效衔 接的全面开放新格局, 建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、 具有较强国 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, 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 球化的重要载体。
片区功能定位
南沙片区:
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、 国际贸易枢纽 功能, 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, 建设粤港澳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、 国际人才特区、 进口贸 易促进创新示范区、 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, 打造联动湾区、 面 向世界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。
前海蛇口片区:
联动香港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、 国际高端 航运服务中心、 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, 提 升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 区功能,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, 建设高 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。
横琴片区:
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, 推动粤澳两地规 则衔接, 构建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机制, 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 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、 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、 丰富 “一国两制” 实践的新示范、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。
高标准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
1、完善现代化交通网络: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建设、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、完善路网体系、推动海空港基础设施建设。
●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、 普速铁路、 城际铁路、 市域 (郊) 铁路、 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 交通运输体系,构建互联互通的快速轨道交通网, 完善广东自贸 试验区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。
●打造珠澳 高铁枢纽,推动与澳门轻轨便捷换乘,探索 “ 一票式” 联程和 “一卡通” 服务, 支持澳门融入国家高铁网络。
●开工建设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、 国际通用码头。
●在前海设立海上客运码头 ( 含直升机起降点) 和对外开放口岸, 开通港澳直达航线, 优化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海 空立体交通体系。
●在横琴建成集人流、 物流于一体的 “大通关” 口岸, 强化交通枢纽设施建设,实现与澳门无缝换乘和便利通 关。
2、推进智慧化城市建设:适度超前布设智能基础设施、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、构建工业互联网系统。
●支持南沙奥飞 数据智慧产业园建设为服务工业互联网、 数字定制、 智能制造、 数字医疗等发展的智能化园区。
●推进国家 (深圳前海) 新型 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,构建全域、 高速、 泛在、 融合、 安全的通 信网络和智能感知体系,打造智慧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。
●加快建 设横琴 “ 城市大脑”,建成覆盖城市管理、 社会治理、 民生服 务、 生态感知、 智能预警、 智能决策和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 城市系统。
●全面升级前海智慧综合保税区,推进智慧妈湾港区建 设,构建智慧高速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。
3、集聚城市中心功能要素:打造湾区文化会客厅、打造湾区文化会客厅、提升 生 态 环 境 品 质、加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、构建新能源基础设施。
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航运枢纽
1、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:创新便利高效贸易监管模式、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、拓展保税业务功能。
●打造前海数字 贸易综合服务平台,推动贸易创新发展。
2、建设国际航运大通道:完善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网络、完善现代化航运服务制度体系、
●加快深圳港 妈湾 5G 智慧港建设, 推动前海国际贸易组合港建设。
●深化 “中国前海” “广东南 沙” “广东横琴” 船籍港制度改革, 争取放宽国际船舶在区内的 注册条件和业务范围, 吸引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在区内注册登 记。
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示范窗口
1、促进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:积极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、深化资本项目管理改革试点、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。
●稳 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,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,支 持区内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境融资、 跨境担保、 跨境资产转让等业 务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。
2、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:促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、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创新。
●在依法合规前提下, 支持粤港澳三 地机构共同设立发展基金, 吸引内地、 港澳地区及海外各类社会 资本, 为区内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。
●支持港澳 私募基金参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创新型企业融资, 鼓励区内符合条 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澳融资、 上市。
●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, 便利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以人民币开展跨境双向直接投资。
3、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: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、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水平、建立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。
●依托横琴 “七弦琴” 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深圳市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。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。
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
1、推动与港澳制度规则连通贯: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、深化粤港澳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、共建宜业宜居互联互通生活圈。
●推动在广州南沙、 深圳太子湾等邮轮母港和 横琴口岸实施 “144 小时过境免签” 政策、 外国旅游团乘邮轮入 境 15 天免签政策。
●支持广州南沙游艇会码头、 深圳太子湾邮轮 母港游艇码头、 珠海横琴长隆游艇码头等与香港、 澳门共建粤港 澳游艇自由港。
●推进 “澳门新街坊” 等民生工 程项目建设,为区内港澳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空间。
2、推进粤港澳平台对接和科创合作:加快推动粤港澳重点合作平台建设、强化与港澳科技深层次合作、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。
●支持各片区立足自身产业优势规划一批特 色合作平台, 加快前海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、 粤澳合作产业园、 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、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产 业合作平台建设。
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发展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