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华为的支持者,我觉得从商业公司的角度,台积电仁至义尽,是代工厂的表率。
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,台积电表示美国技术占比低于25%,不受管制。传言美国将技术比例调低至10%,台积电表示5纳米美国技术占比低于10%,不受管制。
五月份局势升级,华为紧急下单,消息也是台积电积极协调产能,为华为加急生产。
美国升级措施,使用美制设备就要申请许可证,台积电申请许可证。在许可没有拿到前,表达缓冲期后无法供货无可厚非。拿到许可也不供货?那台积电申请许可干什么!
美国禁令不是任何一家商业公司可以单独对抗的,别说台积电,就是中芯,或者其他纯正血统的大陆企业,都不敢拍着胸脯说可以无视禁令为华为供货。
台积电是未来几十年内中美都要极力拉拢的对象,多报以善意。
对于华为,如果台积电拿不到制造许可,就只能采购联发科三星展讯高通的SOC。如果美帝继续升级禁令,第三方也买不到。那最后两条路,中芯无视禁令生产14纳米,为华为手机续命;华为退出手机领域。
借这个题说一下中芯,有很多人觉得中芯比华为更重要,无论无何中芯要遵守禁令,要能买美制设备,不能上实体清单。个人觉得是本末倒置,成立中芯的目的是什么,中芯的战略客户是谁?
假设中芯通过美制设备突然能够量产5纳米,那么中芯为谁生产呢?苹果高通联发科三星?如果中芯的生产能力并不能自主使用,不能用于国内急需的领域,只是作为苹果高通的第二供应商,用来保障美国公司的供应链安全,那么建设中芯有什么意义?帮美国公司和台积电谈价格?通过美制设备来追求先进制程是条不归路,命脉完全掌握在对方手里。
不能为中国最大最先进的芯片设计公司生产,不能为处于实体清单上的公司供货,中芯的战略就是失败的。当然这不全是中芯自身的问题,一是产业链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,二是国家整体半导体发展战略问题。
(责任编辑:江西新闻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