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,十六岁的陈宪声进了澳门影楼做学徒,为内地游客冲洗照片。
照片上游客们并没来过澳门,他们在上海外滩、北京天安门广场前,穿得整整齐齐,一家老小站在一起,在相机前摆出灿烂的笑脸。
因为当时内地还没有彩色冲印店,所以大卷大卷的胶卷由专人在广州收集,辗转送到香港或澳门,冲洗完了再送回内地影楼。
那时,澳门人也是香港时尚流行的追随者,大三巴街道满街的小贩,贩卖着香港拿货的服装百货。同时迁来的还有香港制造业,相片冲印机器是从香港购买来的二手设备。
到了春节时候,陈宪声手里的胶卷连夜不睡觉也印不完,打一张彩照3毛钱,一晚上可以赚几百元。他那时并没有想到,有一天内地游客会成为澳门旅游的绝对主力。
早期游客,在西望洋山看内地
1980年代,日本经济达到二战后巅峰。书中记载称,出国购物的日本游客买下了世界上70%的奢侈品。他们也来到了澳门。
陈宪声记得,日本游客最常去澳门的西望洋山(主教山),他们对尚未完全开放的内地充满好奇,最喜欢买的就是景点旁边古董店摊上的毛主席像章、中国古钱币,甚至土地公之类的百姓家里传统神像 。
导游会指着远处告诉这些游客,对面就是内地。当时西望洋山对面只有个山头,了无人烟,现在是高楼迭起的横琴。
1980年珠海设立为经济特区,一些中外合资的彩色冲印公司在珠海建立,澳门的彩色冲印产业和旧设备一起转移到珠海。也有珠海企业引入了一台一百多万元的全自动冲印设备,日渐激烈的竞争压低了利润。陈宪声的老板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意。
陈宪声也开始在澳门各行各业中谋生计。他做过水客,将澳门进口的电子零件、红牛、丝袜、力士香皂带去珠海销售,再从珠海买些更便宜的菜回澳门。他还开过白牌车(无牌照的士),拉一些不耐烦排队打车的游客,有时还帮人做点装修。
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,日本和台湾的游客开始减少,香港游客成为来澳门旅游的主要人群,物价便宜,有距离优势的澳门一度成为香港人的后花园。
1995年,珠海金湾机场和澳门国际机场先后正式建成通航。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,开始富裕起来的内地旅客迫不及待去香港一看究竟,有些顺道来了澳门。
1990年代中后期,澳门人刘振权把在香港做服装外贸生意赚的钱拿来炒股,结果遇到金融风暴,输掉了积蓄。转而在旅游公司做起帮内地旅游团报关的工作。
他需要拿着团队客人的名单去香港各个关口报关、登记、盖章,每次奔波三四个小时,以备第二天内地旅游团可以顺利入港。
那时候去趟香港四五千元,相当于不少内地游客一两个月的工资。他们在香港购买化妆品、照相机、首饰珠宝和电子产品,也有的团会去澳门走一走。
跟随旅游团来到澳门的内地游客会发现,澳门很小,离岛还没有发展起来。旅游团就是看看东望洋灯塔,瞅一眼赌场风光,然后去新马路、大三巴附近的街铺买手信,每家店都是杏仁饼、花生糖、蛋卷、猪油膏、肉干和咸鱼。
当时澳门处于现实窘境: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了内地,国际贸易地位被香港拥有,而回归前澳门背后的葡萄牙政府采取“无为而治”政策。
2002年,回归后的首任澳门特区政府开放赌权,将博彩业由一家经营变为多家经营,吸引资本,希望借此让澳门走出经济低迷。博彩股份有限公司、永利度假村(澳门)股份有限公司、银河娱乐场(澳门)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竞标获得博彩业经营权。
博彩业崛起,带来了游客和就业
澳门特区政府预测,博彩业发展需要大量从业者,同时制造业剩余了大批失业人口。于是澳门政府出钱,补贴文化程度不够的居民去读文化班。2002年底至2005年,陈宪声都在文化班里补课学习,还考级了普通话。
在此期间,澳门金沙娱乐场2004年开业,不到半年就实现了回本,急需劳力的金沙对外招工,给出月薪九千元的诱人岗位 ,几乎是当时澳门大学毕业生薪资的两倍。之后大量年轻人开始进入博彩行业。
金沙集团雄心勃勃地开展起金光大道项目,在当时的滩涂地上打桩、填海。博彩娱乐城相继开业,澳门的楼价开始上涨。陈宪声也在老师的建议下完成了庄荷(赌场发牌官)课程。
2003年起,越来越多的内地省(市)开放了居民个人赴澳门游。数据显示,2003年,访澳游客总数为1188.8万人次,内地游客占其中的48.3%,而到了2005年,访澳游客总计1871.1万多人次,内地游客占56%以上。从2005年始,内地访澳游客接近香港访澳游客的两倍,稳居澳门第一大客源地。
2006年,陈宪声进入了银河娱乐旗下的赌场做荷官。赌场生意兴隆,需要三班倒、24小时接待游客。这门产业给澳门带来了大量就业,和丰厚的赌税收入。
澳门从“东方蒙地卡罗”的称号,逐渐升级为“东方拉斯维加斯”,最后博彩收入超越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最大赌城。
澳门坊众学校副校长陈家良告诉界面新闻,澳门的博彩业还带动了典当业,以及和旅游相关的酒店业,餐饮业,手信业。澳门新增了世界级的超五星酒店,手信业的小作坊也发展成了钜记饼家这样的大品牌。
博彩业带来了财富,澳门在一些往返博彩城的线路上有免费大巴车(发财车),全城主要文化景点对游客免费开放,澳门的国际音乐节要比香港的票价便宜一半。这些当时看来还是博彩业外的附加看点,也为日后澳门发展非博彩旅游业打下了基石。
2008年,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》中,首次提出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。
内地反腐强力推行后,加上东南亚其他国家博彩业发展的竞争,澳门博彩业的贵宾厅业务受到影响,澳门博彩业收入在2014年6月开始持续下降。
内地游客出境旅游的经验日渐丰富,周边目的地泰国、日本等地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加。澳门意识到单靠一个“赌”的特色很难长久吸引游客,开始探索非博彩业多元化发展。比如新建设的博彩城也开始增加购物店、美食和娱乐休闲活动的比重。
澳门特区政府提出要通过水域划定与珠三角城市互通,发展海洋旅游业;建设经贸服务平台,其中包括会展、建筑、会计、金融等服务;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建设,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效应,促进港珠澳地区旅游业的相互带动作用。
刘振权已经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,他的内地客人也在逐渐发生变化。他记得以前主要是老年团,大家在金碧辉煌的赌场忙着拍照、溜达、玩一把。预留一个半小时赌场观光,到了集合时间,总有游客乐不思蜀,或是在富丽堂皇的建筑里迷路。
而近两年,年轻的度假休闲游客增多。港珠澳大桥开通后,周末和节假日直接从珠海入境澳门的广东游客更多了。刘振权的团队客人从最初来自北上广,到现在来自全国各地,还有新疆、内蒙古的游客回家后给他寄特产。
澳门的直飞航班增多,港澳通行证简便,内地客人不需要跟团,自己背起包就能来到澳门。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