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中纪委网站一口气通报7名落马官员被开除党籍,5人涉“与他人通奸”。这7人包括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,中央政法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余刚,公安部警卫局原正师职参谋谈红,齐鲁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徐同文,武汉市新洲区委原书记王世益,宜昌市原副市长、党组成员郑兴华和湖北省鄂州葛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、党工委原书记陈伯才。其中,冀文林、余刚、谈红3人的处分系由中纪委做出,另4人的处分则由4人所在省纪委做出。(新京报 7月3日)
中纪委网站的通报中,冀文林、余刚、徐同文、王世益和陈伯才5人都涉及“与他人通奸”。这种大面积通报“通奸”的现象,也是近些年来比较罕见的现象,“通奸”显然渐成为高频词。
近些年来,关于涉及不正当男女关系问题的纪委通报,一般多使用“作风腐化”、“道德败坏”。“通奸”一词很少使用。
但这一现象已经从今年开始发生改变,第一个被通报为“与他人通奸”的官员是中信保原副总经理戴春宁。紧接着就是国家信访局原副局长许杰。
中纪委网站6月7日刊文解释:“通奸”指有配偶的一方与配偶以外的异性自愿发生性行为,属于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。法律中未对通奸作出定罪的规定,但党纪中则有明确规定,足见党纪严于国法。
而更让人反思的是冀文林们的“圈子”标签。圈子,一直以来是官场特有的现象,过去封建社会的“党争”,就是显著的圈子现象。
在中国极度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里,圈子显然无法彻底回避。但是对于冀文林们来说,他们又最看重怎么样的圈子,又是如何经营圈子的。
据记者报道,冀文林很看重圈子,也喜欢把与自己交往的人分进不同的圈子,区别对待。冀家熟识的一位人士说,“冀文林不认亲,他在北京当官时,一些亲戚乃至姐夫去找他办事,无一答应。”
与之截然相反的,冀文林本人对其从政生涯里秘书圈中朋友的热情。石油系统一位资深人士说,冀文林的秘书身份以及与石油系统的多重交集,为他后来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圈层。冀文林虽没有在石油系统任职,但被石油帮蒋洁敏、李华林等接纳入圈子中。
“石油帮”惯常使用的手法是通过石油项目输送帮助树立政绩,蒋洁敏、李华林等先后在四川和海南投资重大石油项目,为冀文林的地方工作增色不少。
从冀文林看重的圈子来分析,有几个特点:一是最看重的圈子是“秘书圈”、“石油圈”;二是看重圈子主要以“利益”为最高标准,谁对我有利、谁对我有用;三是“小圈子”很容易沦为“小腐败集团”、“既得利益集团”;四是圈子的形成主要靠“权力”和“金钱”,有权的、有钱的,很容易打得火热,有的领导干部还热衷于“女人”,甚至于共用“女人”;五是每一个圈子必然会有一个“中心”,以谁为主,谁来影响,都是大有讲究的。
这种圈子的形成,不仅将个人拉入腐败犯罪的深渊,更是对党和国家肌体的极大伤害,特别是形成既得利益之后的贪腐集团,对于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、法律、法规、政令等形成对抗与阻挠,特别是对改革顽固对抗,以疯狂地攫取小圈子、小集团的不法利益。同时还给政治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,形成你争我斗、热衷权术等等,严重的情况会威胁国家的政权稳定和安全。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。
近日,习近平在《秘书工作》杂志2014年第6期摘发习近平总书记《办公厅工作要做到“五个坚持”》一文。文中提出,党员干部要坚决远离各种“小圈子”、“小兄弟”,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。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,原因就是交友不慎。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,用金箍棒划一个圈,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,自己要给自己划一个圈。
而也就在前日,习近平在强调党的建设时,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,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,提出要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。习近平对于从政环境、秘书工作和小圈子等问题予以特别强调,是对当前腐败中的突出问题的深刻警醒,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记警钟。
碧翰烽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